首页 > 母婴保健 > 教育 > 儿童读物 >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合集15篇)

   来源:秀美咖    阅读: 2.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玉门市管庄学校李秀兰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在地位和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20xx.10.26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2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多样,错综复杂,例如,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思维……都属于教学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主要看师生的互动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师是否保障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占有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主要有:

教学式学习活动。这是教师主导的学习过程。如教师导语染渲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身临其境地学习。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是教师采用的主导手段均要服务于激活、维持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自学式学习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如以自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或学生以圈圈、画画、评评(打批注)的操作方式自读自悟某一部分文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应是学习者的操作活动(如圈圈画画,有感情朗读,配乐诵读等等)要与他的内部思维活动紧紧相连,相得益彰,使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处于主动进取的`状态。

互助式学习活动。生生之间进行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要点应注意对生生互助方法的指导。如教师布置小组学习的任务1)共同学习某个自然段(划定学习范围);(2)讲一讲你读懂的内容,再把读懂的部分有感情地读出来征求组员的意见(授予交流的方法);(3)把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等。布置学习任务的导语要明确,易于学生操作,以调学生互助学习的方向,保证活动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3

老师日志今天第一节是语文课,我们进行了单元测试,下课铃刚响,小组长就快速地收着卷子,交上卷子的同学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做着课前准备,有的上厕所。课代表在发下一节课要用的数学练习册,我站在讲台前观察着同学们的举动。

这时,我发现最后一排小风的数学练习册,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了地上。正好,我班的小涛同学要上讲台前交测试卷,我亲眼看见他迈过数学练习册,走到讲台前,把卷子递到了我的手里,另一个同学发现了,主动把册子拣了起来。

小涛交完了卷子,转身就要回座,我问:“小涛,你看到掉在地上的练习册了吗?”他很诚实。说:“我看见了。”我问:“你为什么没有替小风把册子拣起来呢?”他无言地低下了头。这时上课铃响起来了,我让他回到了座位上。我想何不利用课前几分钟,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我并没有提到小涛的名字。而是就事论事。讲到:“如果你发现了同学的物品掉到了地上应怎么做?”很多同学回答,我们应该帮助拣起来。我接着问:“如果发现班级物品摆放不整齐,或地面有废纸应怎么做?”同学们响亮地回答,我们应该把物品摆放整齐,把废纸拣起来。我再看小涛同学,把头低下了,我想他也知道了,今后应怎么做了。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种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知道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大部分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了,可能还有的学生懒得弯腰替别人拣起掉在地物品,那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教育。老师的以身示范也是很重要的,学生的橡皮、本子掉在了地上,我们也弯腰帮学生拣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不仅仅是替别人拣起一个掉在地上的本子,而是同学之间的关爱,师生之间的关爱的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4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5

我们如果细心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达到爱读、善读、自己照着读的境界。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3、 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4、 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经常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道渠成了。

三、范读领略,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老师范读,当然,范读是随机的,要选择好时机,我一般不再初读课文前范读,而是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我才范读。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朗读的形式有:齐读与知名读;轮读;男女轮读、小组轮读等。配乐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较多,故事性较强,语言生动的活泼的课本可以分角色朗读。比如:《松鼠和松果》的教学中,我让同学们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我读旁白,这样反复读了两遍,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起到了示范作用。接着我又让学生换角色读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读的投入,对课文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五、注重朗读评价

我们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的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的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我们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与肯定。学生们在我们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在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中流淌。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正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6

吃完晚饭,跟同事在校园里散步,聊起了各自班里的故事,她说有个腼腆的孩子问了她一道题,她耐心的解答之后,孩子特别开心,自己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是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这么容易满足,仅仅因为孩子偶尔关切的话语,解决一道难题的喜悦,保持一节课的认真。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会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新学期,我们班新转来一位女同学,许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对周遭的一切都是排斥的,休息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坐在自己座位上,从不见她主动与人交流。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在调座位的时候,我特地把她跟班长安排在一起,并私下嘱咐班长带着她熟悉校园,下课做游戏的时候也叫上她。小姑娘感受到周围的善意,便慢慢变得合群了。

一次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给自己所爱的人写信,可以是身边的任何人,让人意外的是:她竟然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这样说:老师,谢谢您,是您的关心使我尽快的融入班级,您是我最好的老师,我喜欢您!我的眼睛湿润了,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竟换来孩子这么大的善意。我承认,我的'心弦被她触动了。

也许有的人只听到老师的反复叮咛,只看到老师的严肃面容,只感受到老师的轻松自在。其实不然,“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站上了三尺讲台,我才真正理解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老师们是最容易感动的一群人,一个精致的手工,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抹暖心的微笑,都能令我们动容。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老师无时不用心,无时不用情,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自己产自内心的一种表露。我们时刻牢记着:

孩子的微笑,我们的努力。

孩子的微笑,我们的感动。

孩子的微笑,我们的回报。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7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针对上学期本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总结: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后及时反思。

课前,我认真备课,明确重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把握教材的关键,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认真选择教法。课后,我及时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环节,反思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等等,并在备课本上记录下来。

二、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要想学好语文,只凭课本是不够的,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课外知识量。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做摘抄,可以是作文,可以是名言,可以是精彩片段……时间久了,学生积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三、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本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学生爱动、贪玩,缺乏自控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以优生来带动差生,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又利用每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进行竞争来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四、狠抓学生阅读理解这个薄弱环节

本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贪玩、注意力不够集中,针对这些,本期重点放在读上,从读中理解词义、句子的含义,从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8

新课程中的语文讲授,高兴使门生具有养成一个精良的风俗黑白常紧张的。风俗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讲授,必需器重精良的语文学习风俗的养成教诲。无论是品德上的,学习及要领上的,都要十分器重,高兴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酷要求,严酷训练,去造就门生精良的风俗。尤其要指出的是,形容心情不好的句子造就风俗,正面引导虽然紧张,但教诲生理学报告我们:风俗养成教诲,偶然还必需带有逼迫性。需要时,还必要有西席意志的左右。由于,小门生对西席的某些风俗的造就还不克不及明白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生长黑白常无益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我以为,像如许去教语文,要是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大概有好的结果的'。窃以为,我们万万不克不及轻忽门生学习语文的纪律,万万不克不及轻忽教诲讲授纪律,万万不克不及轻忽课程目的的三个维度。要是脱离了实事求是,脱离了片面地看题目,脱离了变革生长地看题目,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一定是不可的。教诲要片面地遵照它们所展现的教诲讲授纪律。

对付小门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风俗首当其冲:一、自动学习,受苦学习的风俗;二、仔细仔细、一丝不苟的风俗。三、勤于入手、动笔、动脑的风俗;四、大胆、小气、高声言语,说平凡话风俗; 五、敬服书籍文具的风俗;六、好问的风俗;七、在互助学习中积极到场的风俗;八、范例、整齐写字的风俗。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造就风俗,要悉心引导,严酷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造就门生的写字风俗,要让门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需要求有一定速率,必需范例、整齐地写字。照旧以写字风俗造就为例来说,精良的写字风俗就具有极强的迁徙性。门生把范例整齐地、有一定速率地写字的精良风俗养成了,其他风俗:如敬服书籍文具,学习仔细仔细,一丝不苟,学习讲服从,讲质量、求速率等等也随着下去了。

因而,新课程中的语文讲授,高兴使门生具有以下根本本质黑白常紧张的:

一 、风俗好。 即具有种种精良的语文学习风俗。风俗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讲授,必需器重精良的语文学习风俗的养成教诲。

二 、热情高。 即具有酷爱故国言语笔墨的情感,学习言语笔墨的豪情。

因而,新课程中的语文讲授,高兴使门生具有以下根本本质黑白常紧张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尤其是要在念书中,渐渐使门生构成较敏锐的语感。即根本的感悟言语的本领。门生只要具有了一定的语感,才大概学好语文,语感的造就,虽然起首靠读,但西席的引导,举行一些故意思的训练也是需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9

时光如水般哗哗流过,阅读不知不觉也已经扎根在学生的心中,阅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成长了一批学生,使他们从一个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少先队员。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这一班学生是从四年级接的,当我刚接触这一班学生时,可以说我的心情一度非常槽糕,因为他们给我的印象不听话,无组织、无纪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外面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强列的好奇心,假如布置作业也得讲三四遍,就那还有些同学不知到你说的是什么,更可气的是有一些同学根本无视你这个老师的存在,根本不写家庭作业,鼓励惩罚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有些孩子的家长也被我请到学校共同管理孩子,但作用还是不太大。我也灰心过、失望过,也曾想到过放弃。但心中另一个声音却嘲笑我:连小孩子都管理不好,羞不羞。我不能被孩子打败,我一定要找一种好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可是直到我把四年级的一学年教完,孩子们各方面虽然都有一些不错的变化,但总的来说收效甚微。

不知不觉,假期过去了,孩子们也已经升入到了五年级,阅读也随之而来,它贯穿与同学们的整个一学年,在这一学年中,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班的不少同学就问什么时候举办毕业晚会,我就说你们才上五年级,六年级才算毕业,你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哪!于是同学们反驳我说,我们上六年级就到中学去上,到那还要分班,大多数同学可能都要分开,和老师也要分开了,小学的一段美好的时光就结束了。想想也是,这班学生是我从四年级接班带到现在,整整两年,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很深厚,如果不答应他们吧也太不尽人情了,于是我就说:“举办晚会可以,但由于这段时间老师比较忙,所以你们自己筹备吧,时间也自己定吧!”学生高兴的欢呼起来。

不知不觉,晚会的.时间到了,学生把我请到了教室,教室被学生布置的焕然一新,桌子也被学生拉开,桌子上摆满了绿茶、红茶和果冻等一些食品。学生们请我和数学老师坐下,给我们每人一瓶绿茶。接着我看到我班的三位女生换上了美丽的裙子,化了淡淡的装。并且令我没想到的是他们还写了发言稿。他们像主持人一样宣布了班级毕业晚会现在开始。精彩的节目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没想到学生竟会让我和数学老师也要准备一个节目,一会就会喊到我们。虽然我们没准备,但也不能扫学生的兴,于是我就唱了一首歌,数学老师则给学生讲了一则笑话,接下了节目依然继续。

眨眼间,两个小时即将过去了。学生再次把我和数学老师请上台,我以为他们又是让我表演节目呢,我们就推脱不去,没想到其中的一个学生说:“老师放心吧,不是让你给我们表演节目,是我们学生有话对你说。”这时学生已经把一个板凳放在舞台的中央,让我和数学老师坐在凳子上。他们则排好队集体站到我们的面前,用整齐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说;“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两位老师像慈母一样伴我们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在这两年中,我们从一个天真、幼稚,任性、顽皮的孩子慢慢的成长起来,这里面浸透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当初的我们是那么的不理解,我们曾经还埋怨老师把我们管的太严,对我们的要求太多。

有一次,语文老师还抱着一摞子书走进教室,并告诉我们从今天起,他就是我们的朋友,以后我们每周我们都要和它见上一次。我们听了都高兴的欢呼雀跃起来,但老师接着让我们买两本本子,并要做一些与之相对应的笔记,我们听后,都有怨言,并且还有几个同学说:“读就读,还要做笔记,哎!还不如不读呢。”但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到读课外书已经根植到我们的内心。如果由于某天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读了,我们感觉好像少了什么似的,他已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他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长大了、成熟了、懂的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我们的胆量也变得越来越大,组织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老师,是老师让我们爱上了阅读,并由课内转移到了课外。今生也许我们还会接受许多老师的教导,但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老师。我们爱你,永远,永远,永远。”

听完孩子们的这一番真情表白,我已泪眼朦胧,此时此刻我知道这是一种感动的泪,是一种满足的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泪。我是我教书将近十年所不曾经历的,相信这件事会伴我一生。

回家以后,我的思绪还久久不能平静。我思考着,是什么让学生有这么大的改变,猛然间我就就想到了,是“新课标指定书目走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与探索”。当他进入我们班以后,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思维发散了,胆量提高了,组织能力增强了等。这所有的一切都与我们班就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分不开的,如讲故事比赛、诗文诵读大赛、评价人物、名篇推荐词等、没有这一系列的课内阅读,就不会有上述这让人感动的一幕。相信经历了课改班的这些孩子,他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因为这些事我相信会根植于他们的内心,会伴随他们的一生,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0

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资料也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学工作中还有不足,但经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能取得更大的提高。下头是我经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应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为什么教作文,拿什么教作文,怎样教作文,作文教到什么程度”、“一线小学教师,有必要成为研究者”、“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这些新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我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构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经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我的知识、本事还有必须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我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取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我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我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此刻的英语教学。

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理论学习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经过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仅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仅有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1

课堂上静悄悄地,只有三两只小手孤独地举在那儿,这样的课堂让我疑惑不解:同学们都在听讲,可为什么这课堂会如此冷清?

这一天的第一节课,教学时我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冷寂的课堂氛围继续上演着,还是我在唱“独角戏”,强压着心中的怒火,环视了一下教室,不管那位学生是否举手,我任意地叫了一个回答这个问题。不出所料他回答得很好,看来,他们不是不会。我心中一阵窃喜。课继续上着,我又叫了一个学生答题,可他答错了,虽然答得并不可笑,但却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偷笑。那笑声不大,但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那一刻,那个同学低下了头,涨红了脸,站在那里手足无措。也在那一刻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示意那位同学坐下,停止了上课,笑声没有了,教室里一片安静。

我严肃地问学生:“当你答错问题时,其他同学都笑话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们都说:“心里很难过,不好意思,不如不要举手发言。”我点点头说:“反过来,将心比心,当别人听到这种寓着讽刺之意的笑声,心里难道就会好受吗?”学生们不出声,双双眼睛注视着我,在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我又告诉他们,那种自己不回答问题又一味讥笑别人的表现是一种无能之举,这样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番交谈多多少少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定的触动。

当然这种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这一风气也不是一日之功。我觉得我有必要给他们调整状态,让他们重拾往日的信心。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每天上完课后,认为自己表现不错的,或者比以前进步了,就给自己加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在班会课上评比。一时间,学生都很努力,很积极。

或许,我认为掌声更是治疗这个症结的良药,而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真诚的掌声。所以,现在的课堂上,我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有学生回答得特别精彩时,当学生勇敢地举起手时,当学生读书比以前进步时,我让大家给他真诚的掌声,以示鼓励。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欢笑了,更喜欢可以畅所欲言的语文课了,我冻结的心也慢慢融化了。

课堂,不应该有任何的歧视,不应该有任何的嘲讽,有的是平等与真诚。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请你们勇敢地举手发言,老师一定会真诚地接受你们的见解和想法。”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2

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特长,还让学生获得收益。

根据六一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在这一个学期,全校六个年级分别开设了礼、乐、体、御、书、数,这六门课程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我们五年级开设的是“书”课程,本周五,我第一次给学生上校本课。

我讲的内容是“如何写好记事作文”。大概流程是先教方法,出示范例,最后仿写。记事作文的写法,要注意四个问题:首先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其次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接着,注意事与事之间的过渡、照应等,使文章自然流畅。最后要写好开头和结尾。在教学中,有六要素的写法展示,有怎样选材的范例,有开头与结尾写法的介绍。最后,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高兴、伤心、有趣、难忘)事。

下课的时候,我和别的老师交流,她说让我把过程的写法讲详细一点。第二节上课,我又重新补充了过程的“曲折”写法。然后让学生列提纲开始写。很多孩子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习作,并且内容充实,故事有曲折,开头结尾也很别致。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总结以下的收获: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学会了选材,学会了列提纲,并且在写作中注意去创造曲折的故事情节,让故事更引人入胜。还有不足的地方是,在写事情的六要素时,可以把“时间、地点、人物”省去,不必刻意去强调,只要能写清事情的起因,这些内容就不攻自破了。强调的太多,学生容易按公式一一对照,容易把开头写得很长。还有,事情的过程部分是重点,应该详细讲明,怎样把故事曲出去,又怎样折回来不偏题。对于没有讲过的班级,这一部分要作为重点。

校本课程的开设,让我有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相信孩子们经过学习和练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3

自上个学期,由于学校的需要,我从任教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转身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虽然是刚教语文,但是我还是能听出来学生的读书真的是很糟糕,严重的唱读,没有停顿、没有感情……而且读书的姿势等,都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当时我就产生一个念头,就先从改变学生的读书开始教起。

由于数学老师不上早读,所以每天的早读,都有我来安排。每天,来到教室,我先用录音机放课文中的录音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跟着录音一句一句地读,有时我也会让学生跟我读或让班级里读的好的同学领读。慢慢的,孩子的读书改变了很多,有几个同学已经读得非常好。到了学期的后半部分,早读课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来组织,我在班级挑选了一位组织能力强,书读得好的同学担任读书小班长,并在头一天下午安排好第二天早读要读的内容,如先读头一天学的课文,然后读一篇《弟子规》,并背诵,或读这个学期的必备古诗。

这个学期一开学,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好像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来到学校,先打扫卫生,然后由小班长组织大家读书,或跟录音读,或领读……每天早上,我驱车进校园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孩子们端正的坐在座位上,整齐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当我走进教室后,看到,地上撒了水,值日生早已打扫完毕。孩子们在小班长的组织下,有序地读着。原来,我会在离早读课下课前15分钟左右,带着孩子们一起理解所背的《弟子规》中每一句的意思,每一句古诗的意思。现在,连这一招,也被小班长学会了,我们班的早读课,我是彻底“下岗”喽。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4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没有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得不伦不类。比如,把《伟大的友谊》上成了政治课;把《把七颗钻石》上成了思品课;把《蝙蝠和雷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老师很多,有的还是全国著名的教师。他们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一些教育类学术报刊上还发表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一些出版社还为这些教师出集子。其实,这些人根本没弄明白,语文的本质,不知道语文课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还有一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过于偏重分析课文的内容。这些教师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特别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头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没什么提高。比如教《第一场雪》把课文没写出的内容也分析透了。

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多媒体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如果把课文的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还学什么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培养?语文课就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来感悟,来品味。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

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养,轻其他能力培养的问题。虽然,阅读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阅读能力的全部,还有记忆力,阅读速度等等。人们普遍忽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速度对一个人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得到信息比原来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这样,就对人们的阅读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问题,语文需要积累。而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解,而忽视了积累。

各科教学都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也不例外。这一点,很多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现象看上去是表面的问题,其实,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当然,对语文本质的认识,有一些争议,但都只是有不同的侧重,都承认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还有其他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5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赋予生命的活力!

动态的课堂,始于“生动”的情境

语文课要有情味,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产物。事实上,任何一篇传世之作,无不是作者真挚的情感的凝聚。那么,如果要想学生在语文课上动态生成,教师必须不断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我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1.教师须动情在先。

语文教师在深入钻研和具体讲授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然会受到深浅程度不同的感染,动情于衷,激起清波,乃至引起情绪姿态、语气声调的诸种变化。随着教材内容的不同,特别是教材中所蕴的情感实际,教师相应地做出或憎或爱,或忧或喜,或褒或贬的不同反应和评价。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创情境。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悟、生成、表达,善于和部分先悟的学生一同创设情境,带领全体学生走近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潜思暗构的运思路向,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动态的课堂,乐于“机敏”的倾听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材改革,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善于倾听更具有重要意义。

1.善于倾听要用“心”。

一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执教《春天》一课时,拿出一枝盛开的桃花问学生:“小朋友,请你想一想,桃花为什么会开?”老师提问的本意是希望达到“因为天气暖和了,春天到了,所以桃花开了”这一季节转换的规律的认知目标,但小朋友却说:

“桃花睁开眼睛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有多美。”

“桃花睡醒了,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桃花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

“桃花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们唱歌呢!”

“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

聪明的老师一直微笑着,认真地倾听这来自心灵的美丽的声音。最后,老师望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激动地说:“桃花觉得小朋友太可爱了,都说得这么好,她很高兴,就仰起她的小脸,朝我们笑了,这样桃花就开了!”教师的延时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发言,保护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育儿知识
少儿饮食
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
少儿教育
少儿舞蹈
学前教育
儿童动画